車禍六個月沒和解,你可以這樣做...
車禍六個月沒和解會怎樣?小心錯失提告黃金期!
車禍沒和解會怎樣?車禍案件並不會因為車禍六個月沒和解而受到處罰,但若有人員受傷,因過失傷害需在事發後六個月內提告。
若超過六個月即喪失追訴權,對於被害人來說可能就少了一個對對方提告施壓的管道,所以多數人才會建議在六個月內進行和解。
車禍案件是屬於民事訴訟法中的「強制調解」事件,在正式進行訴訟程序前,檢察官或法院一般還是會安排先進行車禍調解。
車禍六個月怎麼算?是從發生當下計算嗎?
依刑事訴訟法第237條第1項規定:「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應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於六個月內為之。」
車禍案件導致傷害發生,屬於刑法中的過失傷害,為告訴乃論之罪,故應於知悉有損害發生時起計算六個月內提出。
而車禍案件多數在發生當下就會知道是否造成傷勢,故車禍六個月怎麼算是以發生時起算六個月為提告刑事過失傷害的時效。
必看!點擊:關於車禍調解的那些事,你必須知道!
車禍一定要和解嗎?車禍六個月沒和解刑責怎麼判?
刑事與民事追訴期間不同,車禍刑事責任是於有人員受傷時可以提出過失傷害的告訴,但須在事故發生後的六個月內提出。
若超過車禍六個月沒和解或是超過追訴期間才提起訴訟,檢察官會依職權做出不起訴之處分。
若檢察官疏忽而未發現進而起訴,法院會依法諭知不受理判決。
車禍和解流程與期限

車禍要和解嗎?要免去後續冗長複雜的訴訟程序,車禍和解是最簡便的處理方法。雖說是雙方各退一步取得共識,但我們還是必須幫自己爭取合理的利益。
車禍和解流程後續
- 調解委員會協商:發生車禍後,雙方不妨先在調解委員會協商看看,若雙方對於事發經過或車禍求償金額沒有具體概念或共識時,可以考慮進一步尋求律師介入調解。
- 進行訴訟:如果不幸仍然協商未果,需進一步進行提告時,在只有車子、財物損壞的情形,可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
而若有人受傷,在車禍發生後6個月內,被害人都可以提起刑事訴訟提告過失傷害來「以刑逼民」。
若雙方賠償金額談不攏的話,除了找鄉鎮市公所的調解委員會處理以外,在賠償金額較高或案件較為複雜的情形,也可以找律師協助。
車禍和解完要銷案嗎?
車禍和解要銷案嗎?所謂和解,可分為「訴訟上和解」及「訴訟外和解」。若當事人並未提出告訴,係私底下達成和解。
或自行向鄉鎮市公所之調解委員會聲請並做成之調解,即屬訴訟外和解,此類和解中,因案件尚未進入司法程序,因此毋需特別向警察局銷案。
涉及刑事過失傷害之車禍案件
至於涉及刑事過失傷害罪責之車禍案件,因過失傷害為告訴乃論之罪。
即便被害人已提出告訴,若雙方能於訴訟上達成和解,告訴人仍可於和解成立後將告訴撤回,如此一來,被告則不會受到刑事責任之追究。
涉及酒駕、肇事逃逸之車禍案件
然而,若車禍另涉及酒駕、肇事逃逸等公共危險刑責時,因此類犯罪均屬非告訴乃論罪,即使雙方達成和解,亦無法由被害人撤回告訴。
警局依法須將違反公共危險罪之部分移送由地檢署檢察官偵辦。
車禍和解注意事項有哪些?
若發生車禍,欲與對方進行車禍和解,以下幾點重要事項務必牢記,避免使自身權益受有損害:
一、釐清雙方肇事責任
在車禍和解期限到前,建議應先向警方申請初判表及車禍事故現場圖,以釐清雙方肇事責任。
而初判表可於車禍事故發生後約30天向各地交通隊或於警政署網站申請。若可取得事故當下之行車記錄器影像或路口監視器畫面,亦有助於還原事故現場情況。
倘對於初判表不符者,則可於和解前先向各地區之「車輛行車事故鑒定委員會」申請車禍鑒定,以確認事故之肇事主因與次因,並以此作為請求賠償之依據。
二、備齊醫療相關證明
於醫院就診後,應申請診斷證明書及妥善保留就診單據,以證明自身因車禍事故而受有哪些傷害。
以及作為後續相關醫療、休養、復健過程所須耗費之時長與金錢成本估算基準。
三、清點財產損失
計算因本件車禍事故而生之財損金額,包含:車輛維修費用、醫療支出、工作損失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財物損失及醫療費用,肇事一方受傷時,亦可向對方請求「精神慰撫金」。
然因實務上針對精神慰撫金並無規定其計算方式或標準,通常會依照雙方社會經濟地位、侵害程度等因素綜合判斷。
因此若想要更加準確計算可得請求之慰撫金費用範圍,可尋求專業律師協助評估。
四、通知保險公司
發生車禍後,可先告知保險公司,同時確認強制險及自身額外投保之第三人責任險理賠範圍。
五、做好心理建設及情緒控管
和解時須避免使用過於情緒性之用詞,致使雙方衝突激化,應以冷靜、客觀之態度與對方進行協商。
若遇到對方提出不合理之要求,則可立場堅定並態度和緩地維持自身主張,切勿一時遭對方威嚇、脅迫而做出損及個人利益之和解協議。
六、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車禍案件可大可小,若是傷勢嚴重,甚至導致死亡,致賠償金額高昂,其所需注意之細節繁多且複雜,遠非想像中容易處理。
因此若遇上車禍案件,建議於和解時即由律師介入協助,除可省去勞心費力之證據整理、金額計算、反覆協商等程序。
更能夠確保自身權益不會因個人一時疏忽或遭對方話術,而受有難以預料之損害。
車禍民事賠償期限多長?逾期恐錯失權利!
民事車禍賠償期限可於事發後2年內提出,建議大家在蒐集好相關單據、計算出欲請求之金額後就盡速提出,以免不小心超過車禍理賠期限!
否則若超過2年才提起民事賠償,對方就可以主張時效抗辯,主張不予賠償喔!
車禍和解金額與求償項目
車禍民事求償基礎採實支實付原則,常見的賠償項目如下:

- 醫療照護期間支出:掛號費、急診費、住院醫療費用、各類醫療器材(助行器、輪椅等)、治療期間來往醫院車資、看護費用明細等。
- 車禍物品或車輛毀損的維修費用:所有物損壞的修理費用的明細。
- 工作勞動損失:須有醫生出具診斷證明應休養的期間,並且提出薪資所得的證明;或因車禍留下難以治癒的後遺症,以致影響未來勞動能力。
但需要透過醫院進行相關鑑定確認影響程度。 - 精神撫慰金:如果導致身體、健康受損或死亡,被害人或家屬可以依照社交經濟生活地位、學識、預期收入、受扶養人數、影響家庭生活的程度等計算合理的精神賠償。
- 死亡車禍賠償:車禍導致死亡結果,除了喪葬費用外,家屬可以依被害人生前扶養水準請求扶養費。
前提是確定車禍肇事方有過失,被害人負有扶養責任的年邁父母、配偶、未成年子女這三種人才可請求。
延伸閱讀:車禍精神賠償多少合理?求償車禍精神撫慰金5大關鍵!
車禍和解律師可以提供的四大協助

- 提供專業法律意見,量身制定協商策略:律師會依據案件實際情形,分析可主張之優勢及應注意之風險,為當事人提供專屬之法律意見。
避免當事人因不諳法律而做出有損自身權益之決策。 - 維護當事人利益,避免未來法律風險:無論係協議之撰擬、審閱,均應委由專業律師協助,以確保約定內容符合法律規定且具有可執行性。
防止其中一方於締約後拒不履行,使當事人於調解後之權益仍受有保障。 - 提升雙方溝通效率:由律師代表當事人與進行協商,有助於雙方釐清車禍上之法律爭點,避免發生無謂的口舌之爭。
或因個人情緒而模糊焦點,使雙方因無法進行有效溝通致調解破局。 - 節省隱形成本:車禍和解過程難免繁複且漫長,難保僅進行單次協商即可取得共識。往往使當事人在應付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同時,還須耗費額外心神處理和解事宜。
若全權委由專業律師協助,則可大幅節省無謂之時間成本及心理勞動,將完整精力投注於家庭及工作,無庸再為了車禍案件勞心傷神。
車禍沒和解會怎樣PTT網友還想問!
Q1.車禍超過6個月調解還具法律效力嗎?
即使發生車禍後超過6個月,已過刑事過失傷害之告訴期間,然民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時效為2年。
因此當事人仍能向鄉鎮市公所之調解委員會聲請調解,或向對方提出民事訴訟後,於訴訟過程中由法院安排調解。
Q2.車禍沒受傷沒和解會怎樣?
雙方皆未受傷之情形下,雖不會成立刑事過失傷害,然於事故發生後2年內,均得提出民事損害賠償之訴訟。
因此,未免雙方日後涉訟,即使無人傷亡,仍建議可儘早與對方協商和解事宜並做成書面協議。
Q3.車禍對方一直不和解怎麼辦?
倘對方毫無和解意願,可逕行委任律師向對方提起民、刑事訴訟,以保障自身權益。
Q4.遇到車禍和解獅子大開口怎麼辦?
調解過程中若遇上對方毫無依據漫天要價之情形,建議儘早尋求專業律師幫助,由律師為您評估其所請求之金額是否合乎常情。
並代替當事人出面進行調解,維護您的最佳利益。
Q5.車禍和解還能告過失傷害嗎?
車禍提告過失傷害屬於刑事訴訟,追訴期為6個月,而雙方若以達成和解並簽訂和解書,被害人仍可提出過失傷害告訴;此時被告也可將和解書遞交給檢察官,爭取對自身有利處分結果。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實際法律適用請諮詢專業律師※
延伸閱讀:車禍過失傷害不起訴條件有哪些?車禍被告過失傷害,證據不足會被關嗎?
如果車禍六個月內無法和解,我該怎麼辦?
車禍案件在民事賠償方面為強制先行調解案件,且訴訟歷時較長,訴訟成本較高;有時也會遇到車禍對方一直不和解的情況。
即使在刑事過失傷害的處理流程中,檢察官也可能先讓雙方談談看是否有和解撤告的可能,所以不妨可以在提出訴訟前先就與對方進行調解。
若調解不成雙方對於賠償金額無法談妥,建議可先請專科律師介入協助談判,一般有律師在場,對方的信任度較高,也會比較願意聽聽專業意見。
並且在車禍和解條件方面更能保障雙方的權益,會有比較高的機率促成共識。
過失傷害不和解可能嗎?若真的調解不成,也先為後續訴訟程序做準備,可進一步視案件情況評估提告過失傷害,用「以刑逼民」的方式繼續請求自己應得的賠償。
還有其他疑問嗎?歡迎撥打免費法律諮詢專線:
專線1:0968-594689
專線2:0906-876858
或是加入line:@897zresw
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