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詐騙怎麼辦?馬上了解!

    三方詐騙是什麼?

    第三方詐騙意思即除了買、賣雙方之外,另有未直接參與交易行為之詐騙集團,由該詐騙集團成員立於交易當事人以外之「第三方地位」,所設計、主導之詐騙模式。

    透過對買、賣雙方實施「雙面詐騙」之手法,先佯裝買家身份假意向真實賣家表示欲購買其所販售之商品。
    藉此取得賣家之匯款帳號後,復假冒賣家之身份對外散佈虛假廣告以招攬實際上具有購物意願之買家。

    由詐騙集團發布之虛假廣告中所販售之商品,其價額通常會高於真實賣家欲出售之商品金額

    當有買家向詐騙集團有購買之意思表示時,詐騙集團會要求買家將購買商品之價金匯入真實賣家提供之匯款帳號。
    再假冒買家之身份向賣家表示匯款時不小心輸入錯誤金額,要求賣家將多餘款項退回。如此一來,詐騙集團即可從中賺取相當於商品價差之不法所得。

    待買家收到真實賣家寄出之商品後驚覺與詐騙集團所廣告之品項毫不相符時,買家雖已知曉自己遭到詐騙,卻會誤以為詐騙之人為該無辜之賣家,進而向同為詐欺受害者之賣家提起刑事告訴。

    第三方詐騙案例

    透過以下的例子說明,即可更加清楚第三方詐騙的運作手法

    小美是一名大學一年級學生,寒假期間整理出一些狀況良好但已不常使用的包包,並以每個500元的價格在個人社群平台上出售。

    未料,此訊息被詐騙集團成員發現,該成員訛稱要購買小美的二手包包。

    在取得小美的匯款帳號後,於Facebook精品包包交易社群中發布虛假限量包銷售訊息,吸引熱愛收藏精品的貴婦麗麗上門洽購。

    詐騙成員與麗麗談妥以5萬元購買該精品包,並直接提供小美的帳號作為匯款帳戶。

    當麗麗按約匯款後,詐騙成員再假稱匯款時輸入金額錯誤,要求小美將多餘的4萬9500元退回指定帳戶,藉此詐取不法所得。

    麗麗遲遲未收到包包後方才察覺遭騙,於是對收款帳戶所有人提出詐欺告訴,導致小美帳戶被凍結,並因涉案而成為詐欺嫌疑人。

    遇到第三方詐騙怎麼辦?

    在進行網路購物時,若於收受商品後發覺品質嚴重不符或並非自己原先購買之品項

    抑或是本身為出賣商品之賣家,卻遇上顧客匯款金額大幅超出商品售價之情形,即很有可能是遇到了第三方詐騙

    此時勿驚慌,可依照以下程序做處置:

    1. 將相關證據妥善留存(如:購買商品之資訊、收到的商品、匯款資料、對話紀錄等),並盡快前往鄰近警局報案,或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確認是否遭第三方詐騙
    2. 通知金融機構阻攔匯款,或將匯入款項之帳戶提供予警方,請員警協助通知聯徵中心將該帳戶列為警示帳戶。
      若為遭詐騙之賣家,於收受不明高額款項後,切勿依照對方指示將多餘款項退回,應立即報警以釐清該匯款之來源。
    3. 若欲提出刑事告訴,建議委託專業刑事律師協助分析案情、整理相關證據資料及撰寫刑事書狀等。
      以利檢警順利查緝犯罪,始得依法向詐騙集團咎責並命其賠償詐騙金額。

    三方詐騙dcard網友經歷一次看!

    近幾年第三方詐騙之案件層出不窮,以下為您整理第三方詐騙Dcard網友實際發生的案例

    並透過這些案例說明網路交易時應如何防範遭有心人士利用,以避免落入第三方詐騙之困境:

    被騙經歷 處理方式 帳戶凍結時長 案件處理時長
    賣家在蝦皮販售商品,遭詐騙者假冒買家匯款後提供偽造轉帳憑證,賣家誤信寄出商品。
    詐騙者實際是騙第三方(買家)匯款到賣家帳戶。
    賣家帳戶遭警方凍結,報警備案,提交對話紀錄與交易紀錄。
    後續請律師協助擬定訴訟策略及答辯,爭取不起訴處分。
    待案件終結 案件處理時間長短不一,依案件狀況、檢調機關作業訴訟、人力、庭期等狀況不同,均會影響案件處理時長。
    賣家A販售虛擬貨幣,買家B向其購買,賣家A提供帳戶供買家B匯款,而買家B假裝為賣家販售虛擬貨幣。
    買家C向B購買時,B將賣家A帳戶提供予買家C匯款,A收到款項後將虛擬貨幣轉至予B。
    而B未給予C所購買的貨幣,C發現遭詐騙後提告,賣家A帳戶則遭凍結。
    可整理並保留相關對話紀錄及實際有售出虛擬貨幣紀錄。
    並尋求律師諮詢評估後續訴訟方向,及擬定相關訴訟策略,向檢察官主張主觀無故意,爭取不起訴處分。
    賣家在Dcard二手版出售物品,收到買家匯款通知後出貨。
    實際上買家是被騙去匯款,詐騙者並未真的購買。賣家被誤以為詐騙共犯,帳戶立刻被凍結。
    賣家立刻報案並備妥物流單據與對話紀錄,自證清白。

    透過前述第三方詐騙案例,可知詐騙集團會冒用賣家之身份,誘導不知情之買家將錢匯入真實賣家的帳戶。一旦帳戶成為詐騙金流的一環,無論帳戶持有人是否知情,都可能被凍結並列入警示帳戶,影響信用與日常使用。

    因此,除非已明確確認交易對象身份,否則應避免在社群平台隨意提供帳號資訊

    此外,若不慎使個人帳戶遭到凍結或者被指控為詐騙共犯時,應適時請求專業律師協助

    透過律師為您擬定訴訟策略、向檢警說明案情及整理相關證據,並對於不實指控加以反駁,始得有效維護自身權益。

    line諮詢
    line諮詢

    被第三方詐騙帳戶凍結如何解除?

    若金融帳戶有疑似涉及非法或可疑交易行為(如:詐騙、洗錢等)等情形,經檢警單位初步調查後認定有高度涉案之可能性,即會通報發行銀行進行管制。

    遭警示之帳戶,將會被暫時凍結資金並限制交易,待司法單位查明案情並確認帳戶持有人非從事不法行為之人後,始得解除。

    若欲申請解除警示帳戶,須備妥檢察官所做之「不起訴處分書」、「緩起訴處分書」、法院審理後所為之「無罪諭知刑事判決」。

    或該第三方詐騙案件已經判決並執行完畢後,使得檢附處分書、執行完畢證明書等相關文件,向當初通報之單位為申請。

    然而,刑事訴訟過程曠日費時,若希望盡快解除因涉及第三方詐騙而遭警示之銀行帳戶,建議於偵查階段即委任專業律師協助

    以利爭取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避免案件繼續進入審理程序,即可早日解除警示狀態。

    第三方詐騙被告是誰?刑責有多重?

    有關第三方詐騙中究竟誰才會是被告、相關的刑事責任為何,讓專業律師透過以下的第三方詐騙案例詳細說明

    阿明在IG販售高級原木書櫃,有位自稱王小姐的網友向其表示欲購買該書櫃,阿明便不疑有他,將個人的匯款帳戶資料提供給了王小姐。

    在確認收受款項後,阿明便將書櫃寄至王小姐指定之地址,未料幾日後,即接獲警局通知阿明涉嫌詐欺罪,並要求前往配合製作筆錄說明案情。

    一頭霧水的阿明到了警局後方才知曉,被害人阿智向線上遊戲的隊友購買稀有虛寶,付款後卻遲遲未收到寶物因此憤而提告,而該隊友提供予阿智的匯款帳號即為阿明的銀行帳戶。

    在本案例中,實際的詐欺行為人躲在幕後扮演王小姐及遊戲隊友的詐騙集團成員。

    無論其為一人分飾多角,又或者是數人共謀為之,只要是參與策劃、執行之人,均為共同正犯。

    按刑法第339條第1項規定,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為三人以上共同犯之,則可能會成立刑法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加重詐欺罪,其法定刑度為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然而阿明因為其於客觀上確有交付帳戶予詐騙集團使用之事實,需說服檢察官或法官主觀上不知情且無故意詐欺意圖。

    若無法證明其主觀無犯意,則有可能遭檢察官認定涉嫌刑法第339條詐欺罪之幫助犯而起訴

    延伸閱讀:詐欺構成要件包含哪些?詐欺罪種類、刑責、追訴期一張表就能懂!

    第三方詐騙抓得到嗎?

    在第三方詐騙之案件中,買家及賣家可能都同為受害者,以下將分別討論在「有抓到詐騙者」和「未抓到詐騙者」之情況下,買家及賣家分別可採取的因應措施:

    有抓到詐騙者

    • 買家:可向詐騙者提起刑事之詐欺告訴,並透過民事求償之方式,要求其返還買家購買商品之金錢損失。
    • 賣家:可向詐騙者提起刑事之詐欺告訴,同時以民事訴訟要求詐騙者給付與商品價值相當之損害賠償。

    未抓到詐騙者

    買家:

    1. 立即報案,提供匯款帳號資訊協助檢警追查金流:
      第三方詐騙後續提供付款資訊及相關對話紀錄,協助警方追查可能人犯及相關金流,如此即可能有機會在資金未被提領前,通報銀行暫停播款或列為警示帳戶。
    2. 因對象不明,暫無法提起民事訴訟:
      因詐騙者身份暫不明,無法提出民事賠償,只能待刑案偵破後再主張權利。

    賣家:

    1. 保全證據並報案:
      立即報案並提交與假買家(即詐騙集團)之對話紀錄、交易紀錄等作為證據,以證明自己並非詐騙集團成員。
      並使警方得依循IP位置、帳戶金流等資訊持續追查。
    2. 自行追償困難:
      因無特定加害人,民事訴訟難以進行,應先等待偵查進展。
    line諮詢
    line諮詢

    第三方詐騙ptt 熱門問答

    1.遭第三方詐騙如何查詢是否為警示帳戶?

    目前臺灣並無提供一般民眾線上查詢警示帳戶清單之服務。

    若想要查詢自己的帳戶是否遭警示,可攜帶個人證件及相關資料向發行帳戶之金融機構或者警察機關等為查詢。

    或者藉由檢視個人帳戶之交易功能是否有受到管制或暫停交易等情形,以判斷帳戶有無遭到警示。

    2.第三方詐騙和解可行嗎?錢拿得回嗎?

    因詐欺案件為非告訴乃論罪,因此即便當事人達成和解,仍無法由告訴人撤回告訴。

    然而,對於被告而言,透過與被害人和解並賠償其受害金額之方式,可增加向檢察官爭取緩起訴之機會。

    惟若同樣是無辜遭詐騙集團利用帳戶之賣家,倘未詳細評估即任意與被害買家達成和解,則可能遭認為係承認犯罪之表現,因此於第三方詐騙和解前,建議請專業律師評估案情後再行決定

    延伸閱讀:詐欺罪和解能撤告?詐欺和解金行情知多少?一篇文認識詐欺和解!

    3.第三方詐騙提吿可要求賠償嗎?

    可以,若能夠找出實際對雙方為詐騙之人,並經法院判決其有罪確定後,即可要求其賠償被害金額。

    4.遇到遊戲第三方詐騙怎麼辦?

    應先保留相關證據(如:購買虛寶之證明、交易紀錄、匯款明細等),並儘速向警方報案。

    第三方詐騙先別慌!法律諮詢通陪你一起面對

    面對不斷更新、變化的詐騙手法,使得民眾難辨真偽,稍有不慎則可能掉進詐騙集團的陷阱。

    若遇上網路詐騙,甚至不小心變成第三方詐騙之被告時,切記應冷靜依循上述步驟保存相關證據並報案,並立即向專業刑事律師進行三方詐騙法律諮詢,委由律師分析案件情況。

    評估案件有無爭取第三方詐騙不起訴的可能性,或者應透過與被害人和解爭取緩起訴等,為您制定專屬訴訟策略,以捍衛自身權益。

    還有其他疑問嗎?歡迎撥打免費法律諮詢專線:
    專線1:0968-594689
    專線2:0906-876858
    或是加入line:@897zresw
    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