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5 月 24 日

什麼是數位性暴力?定義是什麼?在台灣有法律可管嗎?

過去少有聽到數位暴力一詞出現在生活中,然而隨著網路的盛行,人手一機的時代,隨時隨處都可運用網路與社會接軌,然而數位性暴力也漸漸成為有心人士滿足私慾的手段,加害者可能為了某種目的,如:感情複合、純粹報復甚至營利,進而做出加害行為,以下帶您了解何謂數位性暴力。
2022 年 4 月 29 日

遇到職場性騷擾怎麼辦?除了申訴,律師教你這樣保護自己的權益

職場性騷擾常常因為受害者害怕一旦揭發加害者的惡行後,也會連帶影響他人對自己在職場上評價甚至有丟了飯碗的可能,所以最後只能選擇息事寧人、姑息養奸,導致受害者無法為自己發聲,這種時候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以維護自身的權益,針對職場性騷擾快來聽聽律師怎麼說吧!
2022 年 4 月 8 日

未成年被告會怎樣?未成年合意性交有可能和解嗎?

近年來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而在青少年時期情竇初開,一起探索性的比例也逐漸升高,根據統計,人們初次發生性行為的平均年齡在逐年下降,並且常常發生未成年被告的案件。但須注意關於未成年性行為法規上有許多限制,立法者認為未滿16歲男女較欠缺性自主同意能力,擔心未成年人的身心發育尚未健全...
2022 年 3 月 18 日

新聞評論:兒童性交對孩童造成巨大影響!關於兒童性交律師有話要說

前陣子,又有新聞報導一件引起社會大眾關注與不滿的兒童性交案,一位單親媽媽帶著4歲女兒住進男友家中,原本以為遇到了一位好男人願意接受她們母女,但未料的是這名男子趁女友不在,將她的4歲女兒拉上床,並將下體塞入女童口中,雖然最終法院依妨害性自主罪重判8年多的刑期,但男子的行為已經造成女童不可抹滅的心理創傷……
2022 年 3 月 15 日

新聞評論:妨礙性自主無罪有機會嗎?妨礙性自主真的可以無罪?

A男與女方於網路交友軟體上結識,雙方相談甚歡,彼此互有好感,且在網上暱稱也稱呼對方老公老婆,後來兩人想進一步交往,故相約女方租屋處想當面確認雙方關係。女方事後卻報警指控A男因租屋處未鎖擅自入侵,且違反自己意願下發生性行為,更拍攝私密照片威脅若不與其發生關係便散播該照片,案件經檢察官調查後認為證據不足,予以不起訴處分,到底為何女方描繪的栩栩如生,但檢察官作出妨礙性自主無罪處分,以下一同探討...
2022 年 3 月 11 日

新聞評論:與14歲性交致懷孕居然輕判!?

近期台北高等法院作出一判決引起社會騷動,起因為一名已成年的導遊在工作過程中認識一名年僅14歲之國中生,雙方因相互產生好感便進而交往,而該導遊也知悉自己的女朋友並未滿16歲,但在交往過程中仍控制不住做出逾矩行為,前前後後共發生10次性關係,直至女生懷孕遭家人發現此事才進而曝光,一審法院判決5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遭檢察官不服認為判決太輕上訴,二審法院則改判有期徒刑9個月,但該14歲性行為刑度過輕仍跌破社會眼鏡。
2022 年 2 月 22 日

除了性暴力定義,關於性暴力不可不知的3件事

前陣子網紅透過深偽技術(Deepf ke),將其他網紅、藝人、政治人物、主播等公眾人物的臉移植到色情片女優身上,製作成情色影片牟利而遭逮捕事件,多數民眾在了解到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違反意願之方法所作與性相關之侵害行為,但對於性暴力一詞並沒有那麼常見,究竟性暴力涵蓋那些範圍?一定需要有肢體接觸才構成性暴力嗎?讓律師帶您一探究竟!
2022 年 1 月 28 日

關於刑法227條 /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你必須要了解的事情!

或許大家都聽過刑法227條或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2010年白玫瑰運動是一場重要的社會運動,以司法改革為主要訴求,導火線為多起未成年兒童性侵案之判決,最初引發爭議的是高雄女童性侵案。
2021 年 12 月 31 日

妨害性自主不起訴有可能嗎?該怎麼做才能妨礙性自主緩刑?

遇上妨害性自主案件,是否有妨害性自主不起訴的可能性呢?妨害性自主案件事發行為及過程通常是在較隱蔽的場合發生,通常無監視畫面或其他相關物證佐證,提告妨害性自主經常仰賴驗傷報告或當事人供述證據,多數妨害性自主被害人除為被迫情況下發生外,男女朋友鬧不愉快分手後提出指控也不在少數,而若是無辜遭提告應如何自保呢?是否有機會可以往無罪方向爭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