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人頭帳戶?馬上了解!
人頭帳戶是什麼?
人頭帳戶意思是指帳戶名義上的所有人並非實際操控帳戶的人,且對帳戶內的金流與交易狀況並不知情。之所以會有人頭帳戶氾濫,主因在於詐騙集團通常不會使用自己名下帳戶收取不法所得。
而是透過話術誘騙、設局詐騙等方式,取得他人金融帳戶,再進一步用於洗錢。詐騙所得經由層層人頭帳戶轉移,意圖規避司法機關的追查與追緝。
為什麼帳戶變人頭帳戶?
金融帳戶淪為人頭帳戶的原因眾多,以下整理出幾種常見情形:
1.網路求職
現今因網際網路發達,求職管道繁多,不像以往需透過報紙、電台等方式應徵工作。
詐騙集團便埋伏於各大社群軟體與徵才平台中,假借投放職缺文案,吸引求職需求者上門,再利用提供「薪轉帳戶」、「領取補助金」等說法降低民眾防備心,進一步取得其金融帳戶。
2.線上貸款
受到通貨膨脹影響,許多家庭僅靠薪資收入已難以維持基本生活開銷,進而產生貸款需求。然而,對於信用評分較低、缺乏薪轉紀錄的人來說,往往難以通過銀行正規貸款流程,便轉而在網路上尋找其他資金管道,給予詐騙集團可乘之機。
不肖分子常以「美化帳戶」、「交由金管會審核」等話術誘導借款人提供個人金融帳戶。面對資金壓力,急需用錢的民眾往往一時疏忽,誤信對方指示,如同抓住浮木般配合操作,卻不知不覺落入人頭帳戶陷阱。
3.投資騙局
投資向來是多數人累積被動收入的主要途徑之一,但並非每個人都熟知投資知識和有足夠的風險判斷能力。雖然投資本就有賺有賠,但沒有人願意面對虧損。
詐騙集團正是看準這點,設立假投資群組,偽裝成專業理財顧問,引導民眾操作投資並假裝短期獲利,以此博取信任。
當投資人發現後續虧損嚴重時,詐騙者便再度出現,謊稱願意協助募資「幫忙出錢」,承諾未來可「滿血回歸」。此時,投資者往往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交出金融帳戶,卻不知早已一步步落入人頭帳號的詐騙陷阱之中。
4.感情詐騙
人類為情感動物,若缺少伴侶,多少會感到空虛寂寞,詐騙集團抓準此弱點,透過噓寒問暖建立聯繫橋梁。
當達到一定信任程度時,便開始勾勒未來生活藍圖,讓民眾跌進愛情漩渦中,卸下自身防備,且聽信詐騙集團所言,提供帳戶為其排解困難或賺取來日結婚基金,並不知情原來交往對象背後是如此盤算。
5.租借帳戶
現今因政府機關大力宣導防詐騙相關知識,提升民眾防範意識,詐騙集團較難直接以對價方式取得金融帳戶,但仍會將「租借帳戶」融入求職騙局中。
經常設計公司需要透過大量帳戶操作廠商貨款藉此節稅等話術,讓一般不黯稅務之民眾降低辨識能力,進而交付帳戶變人頭帳戶,予詐騙集團使用。
被當人頭帳戶會面臨哪些狀況?
若被當人頭帳戶,銀行收到司法通知註記警示該帳戶,帳戶變人頭帳戶功能將遭大幅限制使用,不僅無法轉帳與收款,連同生活開銷之扣款功能亦無法運作,對於帳戶所有人而言極其困擾,需待案件訴訟終結後,才能解除警示。
人頭帳戶刑責有多重?
實務上淪為人頭帳戶將會是刑法詐欺罪與洗錢防制法之處罰對象。
刑法第339條-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洗錢防制法第19條
- 有隱匿特定犯罪所得或掩飾其來源。
- 妨礙或危害國家對於特定犯罪所得之調查、發現、保全、沒收或追徵。
- 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
- 使用自己之特定犯罪所得與他人進行交易之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
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幣1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以下罰金。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延伸閱讀:詐欺構成要件包含哪些?詐欺罪種類、刑責、追訴期一張表就能懂!
帳戶變人頭帳戶怎麼辦?3招自救方式!
- 保存相關證據:當帳戶變人頭帳戶時切勿緊張將所有資料刪除,不論是因求職、貸款或其他情狀淪為人頭帳戶,第一時間均應保留與詐騙集團完整對話紀錄,及與詐騙集團聯繫之渠道,例如:求職或貸款文章等,以利後續訴訟過程釐清事發經過,爭取有利結果。
- 立即報案:雖人頭帳戶日後將被列為刑事被告,但在發現遭詐騙帳戶後,應盡速報警,讓檢警機關能即時追查犯罪,縱使無金錢損失,員警恐不受理報案,惟積極留下報案紀錄,可讓司法機關知悉自身並非協助詐騙集團犯案,作為訴訟之有利證據。
- 尋求專業律師協助:一旦成為人頭帳戶,將須面臨刑責與民事賠償,對於一般人來說更是一大難題,這時建議尋求專業律師協助,透過法律諮詢,不僅可評估相關證據該如何運用,亦能透過實務經驗幫助民眾找尋最佳處理方式,讓其訴訟能盡快撥雲見日。
還有其他疑問嗎?歡迎撥打免費法律諮詢專線:
專線1:0968-594689
專線2:0906-876858
或是加入line:@897zresw
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人頭帳戶初犯會被關嗎?
初犯於法律上認定為該被告過往並無刑事案件之處分與判決,若過往案件經檢察官偵查後作為不起訴處分者亦同。
人頭帳戶所涉之罪刑罰甚重,一旦處理不慎確實恐入監執行,法律諮詢通之專業律師團隊可協助評估詐騙情況於實務上該如何解套,若案件資料保留完整,具爭取不起訴處分或無罪判決之空間,亦會擬定合適答辯策略,盡力協助當事人爭取。
當與詐騙集團聯繫之對話紀錄等相關證據保留不全的情況下,實務上較難直接爭取不起訴處分或無罪判決。
若不想入監執行,這時可能需與被害人和解,爭取緩起訴處分或緩刑判決,但是否和解為重要訴訟方向,人頭帳戶初犯建議先與專業律師預約諮詢,評估個案狀況後再行決定。
人頭帳戶被盜用成冤案近98%被判有罪,是真的嗎?
自古以來詐騙案件均居於刑事犯罪比例之高點,因此不僅政府加強宣導防詐知識外,立法院亦頻繁修法,期許能降低詐騙發生率。
實務上司法機關認為現今網路資訊發達,相關宣導內容隨手可得,民眾須提高自身防範意識,不應隨意提供金融帳戶協助詐騙集團完成犯罪。故現階段對於人頭帳號類型的案件有別以往實務認定,較難直接爭取不起訴處分或無罪判決。
人頭帳戶Dcard、PTT精選QA
Q1.被當人頭帳戶判刑,還要賠錢嗎?
若人頭帳戶遭起訴詐欺罪、洗錢防制法且被法院判刑,後續很有可能需要賠償被害人損失,因實務上認為提供帳戶將對詐騙集團犯行產生助益,對於被害人之損失,提供帳戶者亦有相當責任,但賠償金額該如何計算呢?
通常會依被害人所受實際損失進行賠償,因此人頭帳號一旦收取鉅額款項,被告恐難以全額負擔,建議被當人頭帳戶判刑時,盡速尋求專業律師協助,盡力在偵查與審理階段爭取不起訴處分或無罪判決,才有機會免去民事賠償責任。
Q2.帳戶被當人頭帳號需要什麼資料?要密碼嗎?
雖現今政府致力宣導如何避免成為人頭帳戶,但詐騙集團之犯罪手法日新月異,為了不讓民眾起疑,並非每種陷阱與話術均會要求提供帳戶密碼,而是透過其他說法請帳戶所有者自行提領交回款項。
這時民眾不僅提供帳戶涉及詐欺罪、洗錢防制法外,因有提款與其他車手面交,恐被檢警機關以3人以上共同犯詐欺行為偵辦加重詐欺罪,人頭帳戶刑責將提高為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建議民眾切勿隨意提供銀行帳戶資訊、密碼予不熟識者,亦對於要求提供個資之情況應謹慎防範。
Q3.帳戶變人頭帳戶不認罪會怎樣?
金融帳戶變人頭帳戶之原因繁多,並非每一案件均得認罪,應審視個案狀況決定訴訟方向,若相關資料保留相當完整,或是提供帳戶者本身受有金錢損害,同為被害人之情況下,有機會爭取不起訴處分或無罪判決,建議盡速請專業律師協助擬定答辯策略爭取。
當受騙情況顯不符合社會常理,或無保存資料可證明自身受詐騙集團設局而交付帳戶者,實務上較難直接脫身,通常會需要進行和解以利爭取理想結果。
變人頭帳戶怎麼辦?法律諮詢通幫你安全脫身!
詐騙集團無所不在,且詐騙手法不斷跟隨時代演變更新,一般民眾確實難以處處防範,若不慎被當人頭帳戶判刑,第一時間切勿慌張,須保存完整資料,才有機會向司法機關證明自身為受騙者,並非有意加入詐騙犯行。
法律諮詢通擁有專門處理詐欺、洗錢案件之律師團隊,協助許多當事人爭取不起訴處分、無罪判決、緩刑宣告等成功案例。
但每一個案狀況均有差異,建議涉及相類案件者,盡速預約專業律師現場諮詢,以利了解後續案件處理方向,避免自身答辯錯誤,造成案件結果不理想。
還有其他疑問嗎?歡迎撥打免費法律諮詢專線:
專線1:0968-594689
專線2:0906-876858
或是加入line:@897zresw
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